在恐怖游戏匡扶汉室 第86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无限流 系统 无C P向

荀€€请他坐下,若有事情商议,道来便是。

曹操欲言又止了好几回,犹豫道:“我观生平记载,在官渡前就已经犯下诛杀董承、董贵人之事。以文若先生的才智,不曾觉得那时候我的有反心吗?”

荀€€明白了,想必是副本一趟又听了些什么事。

他站起来背过身去,看向屋外的平台空地。他的家园不是颍川的家,也不是官邸,是尚书台。

屋外的阳光洒落在身上,投出一道阴影。曹操没有站起来,十分局促地看着荀€€的背影,怕听到一个不想听的答案。

“明公在后世的风评不佳吧。”

“嗯。”曹操沉声应下,哪怕是网上那些站在支持他一方的后辈们,也没有否认过他犯下的过错。那些讨厌他的人,更是将他骂得体无完肤,甚至说他不如吕布那卑鄙小人,因为吕布没有屠城记载,而他到处屠。

荀€€缓缓道来,说:“袁公宽政爱民,河北百姓十分拥戴。后世评价如何?”

“也不好。”曹操如实说。

“嗯。”荀€€点头,又说,“若我对明公的期望只是为汉室固守一方,那么诸多行径错误,我都该指证,或者因明公‘失德’而再择明主。请问明公,可知我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曹操一愣,几乎没有犹豫地说:“一统华夏,匡扶汉室。”

“是。”荀€€转过身来,平静地叙述着自己的观点,平静得像是一个局外人,“我投靠明公,是信明公有一统华夏的能力。€€以结果论,过程如何是明公的事情。”不反对也不赞同,默许着曹操为达征战目的的一切行为。

少年曹操看着这个本该比自己年轻的谋臣,或许真正的时间在线正是因为荀€€比自己年轻,所以才没有察觉到两人并非主臣关系。

现在,当十七岁的自己站在三十九岁的荀€€面前,这种年龄差距天生形成一种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掌控感,他几乎可以断定两人的关系更像是操刀者,和一把刀。

他是荀€€选中的一把刀,荀€€提供锻刀的材料,不断地打磨锋利,刀按照操刀者的谋划东征西战。

就像荀€€所说的“期望”,这并不是一个下臣该对主公的用词,更像是对自己培养的孩子。

文若先生,王佐之才,他在栽培一个“王”,一个不能称王的王。

但,刀太锋利了。

他们是战友,是忘年交。

只是两人都以为自己才是掌控全局的那一个人。

曹操也站起来,看着荀€€又问:“如今先生知晓后来变故,倘若回去后的时间足够早,你还会选择我来一统华夏匡扶汉室吗?”

听到这个问题后的荀€€陷入了一种十分忧愁的情绪之中,若有所思道:“汉室衰微,非一人可挽回。来到此间后,我亦曾思考,哪一步错了。”

他垂眸,苦涩道:“没有哪一步错了。后世讨论若我选刘备会如何,我不会选刘备,天下之势无等候之时机,那时,非公不可。”

曹操听到这句话,低落的情绪彻底没了,心潮澎湃喜上眉梢。

荀€€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又斟酌道:“不过,那都是曾经了。今后回去了时间线够早的话,兴许可以选刘备,不知道一个小吏竟能有后来成就,既然知晓……”

“……”曹操一脸失落,甚至有些可怜巴巴,“文若……”

荀€€见明公如此,忍俊不禁,竟是笑了起来,道,“明公何故欲泣,适才相戏耳。”就像他自己所说,没有哪一步选错了,既然没错,又怎会更改?

曹操傻眼了,错愕道:“我……我还以为先生是个不€€言笑的人,竟会与我开玩笑。”

这下换荀€€一愣,随即笑得更爽朗,摇头道:“明公,我不过是有些谋略的寻常人,既有乐趣自然言笑。”

曹操听明白他是笑自己刚才的哭丧脸,此时心情好当然不恼了,挑眉道:“能博先生一笑,操乐意为之。”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茶盏闲话几句。

室内熏香袅袅如云雾,唯愿同道同归不离心,不作黄粱一场,再落得英雄泪沾襟。

【作者有话说】

袁术:喂喂喂,有没有人记得我死了啊!你们怎么这么高兴!

------

荀€€:我不仅爱开玩笑,我还喜欢听墙角。(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

------

第98章 外愚内智

姜还是老的辣

曹操心里高兴,尽可能不表现得太明显,他还要去给袁绍报丧,便询问文若先生是否一起去。

荀€€笑了笑,眼中透露出几分神秘,道:“明公去吧,我还要等个人。”

“是何人?”曹操好奇地问。

荀€€笑得更神秘了,说:“嗯,是刚才副本里遇到的,此人明公暂时不认得,他这会在钟会那边做客。”

钟会的客人?听上去是他以后会认得的人,而且关系和荀€€应该挺好的?

曹操不断思索着看过的各人生平记载,试探地问:“是钟繇?”

“钟繇岂会是钟会的‘客’?”

“哦对……那就是时间线很靠后的?”和钟会关系好……这有点难,那小子人品差,除了姜维那个假兄弟还有朋友吗?

曹操略一思索,又说:“难道是司马师?”

荀€€笑着摆手,说:“是荀公达。钟会知晓他与其父是挚友,说什么也要公达去他家做客,让他把十二奇策告诉自己,要帮他写下来传世。”

“钟会这厮不安好心,依我之见是想白白学本事。”曹操很是气愤地说。

他也从别人的生平记载中看到过荀公达,知道此人是个极其有本事的人,是他后来的谋主。

荀攸字公达,是荀€€的侄子。二荀辅佐,一个坐镇后方居中持重,一个出谋划策规整战略,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曹操先前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被人骂得太惨,说二荀都死得太巧。

一个是刚死他就称公,一个是他刚称公就死了。

曹操很愤怒:愤怒这些人红口白牙一张嘴就诽谤先人!也愤怒万一真有此事,做出这样事情的后来的自己。

“他若是想学也无妨,总比失传了好。”荀€€觉得大侄子不会在意这些,唯一的问题是,大侄子现在还年轻,十二策还没全部出现。

“那也有更好的人选。”曹操还是反对,他主要是讨厌钟会的人品,因私怨而耿耿于怀十几年,小肚鸡肠非大丈夫也。

曹操琢磨了一下,与荀€€告别,申请去了钟会的家园。

面对魏武太祖的拜访申请,钟会受宠若惊,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告知做客的玩家曹操申请来了,然后才选择通过申请。

曹操扫视一眼室内,没看到新面孔,只看到钟会和他的塑料兄弟姜维坐在一张席上饮酒。

扑了个空,曹操略有尴尬,说:“呃,点错了。”说完立刻又重新申请回了荀€€家园,原来是和荀攸错开申请了,现在回来就看到了新面孔。

他心里高兴,连忙上前去作揖,道:“在下曹操,字孟德,阁下可是荀公达?”

与荀€€坐在一起的男子看着三十不到,蓄了短胡,单看气质就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双目清澈和大多数的谋士不一样,看不出任何“精明”的感觉。

曹操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可能是文若副本里认识的其他朋友。

那人站了起来,回礼道:“正是,在下荀攸,荀公达。”

荀€€简单做了引荐,公达的时间线是在中平元年,灵帝尚且在位,冀州刺史王芬因想废帝之事败露而自尽,南阳许攸也参与其中,但是提前跑了。

两人便算认识,荀攸已经听荀€€讲述了这个系统的大概情况,自己也简单摸索了下。

荀€€分享给他的一些人物生平也都看过了,知晓眼前这个少年就是记载里的一代枭雄,是文若十分看好看中能够一统华夏再兴汉室的主公,他后来也辅佐这人成就一番霸业。

再后来,文若死了,他也死了。

以忧薨,征孙权于道薨。

智者从文字中看出些许因果来。

愚者轻轻一笑,巧合罢了。

荀攸则是一笑了之的智者。

太史公都春秋笔法毁谤卫霍,何况后来的史官呢。究竟本就是因果,又还是巧合被笔法写成了因果,他不会去细想。

“此事,待我死的时候,不就知晓了?”荀攸这么对荀€€说。

至于和曹操的关系,他也不在意,仍旧是寻常一笑,说:“那便等到那时再说吧。”

所以面对曹操的示好,荀攸只是礼数周全,没有任何的立场表明。曹操有些失落,也不好强求,人家这时候和自己都还没认识。

荀€€一看荀攸就忍不住笑,荀攸知晓缘故,也跟着笑。

唯有曹操一头雾水,盯着两人左看右看,恍然大悟。

荀攸这个大侄子是真的大,比叔叔荀€€还大六岁。而现在,在混乱的时间线影响下,两人的年纪竟“正常”起来,如今二十八岁的荀攸,比荀€€小了十一岁。

小叔叔和大侄子认识已久,面对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忍俊不禁。

他们叔侄二人相谈甚欢,曹操没有能插话的余地,趁着一个停顿的空荡转移话题说:“对了公达,你刚才在钟会那边聊了些什么?我见姜维也在。”

话刚说完,曹操恨不得给自己一拳,这么一说不就被他知道自己试图跟踪了吗!

荀攸好像没听出这话代表了什么,只是寻常回答,说:“他们闲聊一些如何匡扶魏室的事情,我听不太明白,就走了。”

曹操眉头微皱,心想他怎么不是没听懂就是听不明白,真的是后来自己的谋主吗?

一旁荀€€看出了他的疑惑,只是轻笑不语。公达素来如此,外愚内智,对待无关的事情何须去弄明白,弄明白了也无好处的事情,还不如不明白。

“这……是我失礼了。”曹操意识到自己竟以貌取人,只以相处这么一会就认为人家没本事,实在非君子心肠。

“什么?”荀攸恍惚回神,好像根本没感到有失礼的地方,缓解了逐渐尴尬的气氛。

曹操一顿,突然就明白了,拜下说:“先生大智若愚,是我眼拙矣!”

三人相视一笑,又恢复其乐融融。曹操也不再没话找话,就听这叔侄二人闲聊叙旧,他则翻阅一些来信,主要都是那几个便宜儿子例行向他问好的邮件,其中曹昂和曹冲会除了问好内容外,会把最新副本里遇到的人和事简单说一下,和他一起分析交换信息。曹植就只有每日一封的问好,曹丕则是一天早中晚三封问好信,曹€€除了每日一封问好还有对爷爷的称颂,以及感谢爷爷说服华佗来帮忙治病。

能有这么多小辈关心,曹操高兴之余心情复杂。

后来还有魏臣也像他这个大汉忠臣一样,要匡扶魏室,要拯救摇摇欲坠的政权,拯救被裹挟的天子。如果他不是如今十七岁的曹操,而是那称公称王的曹操,一定会倍感欣慰和自豪,半百年之后仍旧有人在坚守他的基业。

钟会是钟繇之子,钟繇是魏国的开国功臣之一,钟会这厮人品虽差,忠心不多,那也是忠心。

但是……姜维怎么会想着和钟会一起匡扶魏室,他不过一个天水小将,不在权力中心,而且……他现在就已经和诸葛亮搭上了,怎还会琢磨匡扶魏室呢。

另一边,钟会家园里。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年轻壳子里的老姜再次假装和钟会成为好友,为的是从根源策反,忽悠钟会早做打算提前谋反,这样就能使得在钟会的时间在线魏国内乱,司马昭势力削弱,让那一个姜维能有克复中原的机会。

而自己的时间线,是另一个计划。

“这几日与贤弟相谈,只觉相见恨晚。”姜维笑着说,“只可惜终究要分别,回去后,我们又要成敌人了。”

钟会端起酒盏,说:“伯约,你既知晓后来之事,在天水时便可生擒诸葛亮立下大功,入朝为官。那时你登门拜访,我二人仍可为友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