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远
Oliver恨铁不成钢似的重重叹了一口气。
“你要是能把追星的心思花在工作上,手里的客户资源也不至于这么少。老佟马上就要退了,我书画部一定会有空缺,如果你赶不上姜司意,那就等着她高调地转部门吧,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Oliver用他引以为傲的锋利下颌线对着万欣。
“言尽于此。”
说完Oliver调头就走,万欣只好追上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
Oliver点了根烟,靠在墙边说:“上次你不是要到谢家女儿的微信了?她爸手里有两幅黄清徵的画,之前有传闻想出手,我还去联系过。可惜这消息传了一阵子就没动静了。”
他夹着烟的两指朝万欣的方向点了点。
“黄清徵的画现在每幅都能拍上亿。你要是能把画收来拍卖,我敢打包票顾总能让我策划一场大型拍卖会。这事儿搞好了,我也好提你转到书画部的事。否则就你在春拍上的大失误,别说书画部,就是继续留在金石玉器回头小型拍卖都没你的份,就等着干编录员吧。”
经过Oliver的一通“点拨”,万欣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她的确有谢舒旖的微信,还在微信上和她聊过几句。
谢舒旖是J城二代圈子里的核心人物之一,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宋家还是电商起家的周家,都和她熟得很。
不止是谢舒旖她父亲想出手藏品,这几年资本市场新老更替,转型难的老资本日子都不好过。很多企业主都在规划着出售藏品折现来度过难关,导致这段时间各大拍卖行都很活跃。
只是那个谢舒旖是个非常难伺候的主。
万欣听说她去高奢店看超季新款,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故意让展示模特做各种丑态供她欣赏。圈子里狗眼看人低第一名,身边一群二世祖都和她差不多德性。
万欣很不想跟谢舒旖打交道,可眼下她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回到座位上,思来想去,只能硬着头皮给谢舒旖发微信。
……
嘉仕比有两大支柱部门,书画部和油画部。
书画部主要拍卖中国各时代书画,而油画部则负责国外作品。
名画的价格通常很高,几千万到几亿不等。一场春秋拍或者主题拍卖下来,拍卖行和拍卖师靠佣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能赚钱的部门自然受到重视。
而金石玉器部拍品少则几千几万,多的也就是十万,百万级别的都算少见,遑论千万上亿。
和书画油画部这两位嫡子相比,金石玉就像捡来的,被重视的程度非常有限。
这些年吴经理一直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心想把金石玉器部搞得有声有色,可惜到底是抵不过拍品本身价值上的降维打击。
而随着这段时间姜司意受到上层重视,金石玉器部忽然在整个拍卖行有了讨论度。
顾总那天还专门请她吃了下午茶,春季都还没过到一半,就开始聊秋拍的主题策划方向。
吴经理那颗已经随波漂流的心,忽然又有了想要掌握人生方向的动力。
秋拍还太远,吴经理在开部门会议的时候说,还是想先从日常策划开始做起,稳扎稳打。
段凝暗暗给姜司意一眼。
吴经理这人段凝可太懂了。不是想稳扎稳打,而是现在惦记秋拍也没用,毕竟秋拍是书画部和油画部的战场,她们金石玉器部顶多算个添头。
想要在今年的秋拍上争口气,只能靠日常策划和各种活动,维系好和新老收藏家的关系,收录更多高价值拍品,不然她们永远是陪衬。
大概是春拍上姜司意表现亮眼,顾总连带着整个部门都刮目相看,吴经理说她从来没有这么轻松申请到经费。
吴经理:“顾总还说办活动得大气,一定要让收藏家们宾至如归,经费不够的话继续再申请,他亲自批。”
一位男同事感叹:“大手笔啊……”
整个部门一大半人都兴致勃勃地觑坐在角落的姜司意。
大家都知道能够得到重视是托了谁的福。
姜司意本人则在想她的策划案。
吴经理问她:“小姜,你有什么想法吗?”
姜司意:“我打算先去做一波调查问卷,看看现在收藏家们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再决定往哪方面策划,这样收藏家们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些。”
段凝在旁边一唱一和:“是呀,毕竟都是分分钟上千万的人,一般的活动都请不动这些大佛。”
吴经理:“行,那你有想法了随时找我。大家都是啊,有想法直接跟我说。”
开完会姜司意回到自己的工位上,脑子里早就存了几个思路,很快制作成问卷。
打开电脑端微信,打算把问卷发给加了好友的收藏家,再发到各大客户群里。
公司那头也得问问网络运营部同事,看能不能帮她在上发布问卷,反馈面会更广一些。
微信同步完成。
姜司意本来是想点开最上面收藏家的对话框,谁知非常凑巧,宋缇就在这时发微信过来,本来都被沉塘了,一下子蹦到最上面。
姜司意手一抖,错手点开,一眼就看完了这简单粗暴的微信。
宋缇分享了一家餐厅的地址给她,除此之外一个字也没有。
这是宋缇一贯的风格。
每次她想让姜司意去哪里陪她吃饭,或者在什么地方玩,想姜司意过去作陪,就是这样直接分享坐标过来。
熟悉的傲慢,熟悉的自以为是。
即便如此,对于曾经的姜司意来说,这么高高在上的“指示”,都是让她开心的见面预告。
当时以为宋缇只是性格使然,替她找过无数的借口。
再远的地方都会为她立刻动身,只为了能见上一面。
现在再看到相同的微信,姜司意只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魔怔,这种冷漠又恶劣的行为居然能一直容忍。
姜司意拉黑了宋缇。
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不舍和心慌,果断平静得超出自己的想象。
在这一刻,姜司意心上有一小块地方变得轻松,豁然开朗。
她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宋缇能毫无负担地轻贱她,冷待她。
不爱的人永远是上位者。
姜司意闭了闭眼,履行和自己的约定,不再去想那个人的事,收回注意力继续工作。
微信里有很多客户,大多数都是收藏家的助理和代理,真正自诩有地位的收藏家不会轻易让姜司意这种级别拍卖师加好友的。
不过对姜司意而言都一样,无论是收藏家本人还是助理、代理,都是通往拍品的途径而已。
群发调查问卷之后,她发现有六个人无情地把她删除了。
姜司意微笑。
行罢,已经比预想中的要少了。
去找网络运营的同事帮忙,对方很爽快答应。
又去干了一会儿别的工作,吃了午饭回来,已经陆陆续续收回来一些问卷反馈。
和她预料的一样,大多数人填写的都很潦草。
能把全部问题都勾选完的都算是少数,大多数只勾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几题,其他全部空白。
对于这些大忙人来说,能抽出一点儿宝贵的时间轻动手指勾一勾,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一份份往下翻,忽然被一份填满的问卷弄得怔住。
关于拍品的兴趣和需求的选择题全部勾完,一些藏品的心理价位也填得非常合理,很有参考价值。
更让姜司意惊讶的是,后半部分需要手写的个人偏好栏中,从喜欢的拍品风格、年代、工匠,以及喜欢艺术鉴赏沙龙主题都写了,写得满当当。
不仅如此,还提出了一些对于嘉仕比的个人需求。
比如线上展厅、私人投资组合推荐,以及随着在嘉仕比成交额的上涨,区别于会员等级的独特成长性称谓。
姜司意心想,哪位大善人大发善心,写了这么多。
目光下移,看到页脚姓名——林女士。
姓林,还是女士。
经过上次文身店的巧遇,“林”这个大姓,在姜司意心里忽然变成了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个人的小姓。
可林棘是比姜司意好友圈里所有人加在一起都忙碌的大忙人,怎么会有时间这么用心地填写一份无关紧要的问卷?
“林女士”这三个字下一行,还有林女士填写的手机号。
姜司意偷偷点开手机通讯录。
她也是有林棘手机号的,虽然忘了在什么情况下添加的,也从来没打过。
一个数一个数对过去,11位手机号一个数不差。
姜司意眼眸发直。
这位林女士居然真的是林棘本人。
这种小问卷,换成姜司意自己可能也不会花时间来填。
林棘却这么做了。
被放在心上对待,让姜司意脸上隐约有些热意在灼烧。
这么说起来,她拖了这么久还没回答林棘联姻的提议,林棘不仅没有怪她,也真的没有催促,反而认真帮她填写问卷。
姜司意用发凉的指尖给过热的脸颊降温的时候,想起林棘站在朦胧的冷夜中,说的那句足以让人一瞬心动的话。
——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舒心的生活,公平的人生,忠诚的伴侣。我有这个能力。
……
姜司意看了很多国内外拍卖行的新闻,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反馈,结合收回来的调查问卷,打算策划一场“东方美学”为主题的艺术品鉴赏沙龙。
主旨是近距离沟通,为收藏家提供一场轻松的艺术品之旅。
嘉仕比的专家团队免费为收藏家们解答艺术品鉴别和收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让资深收藏家和刚入圈渴望交流的新收藏家们有当面对话的空间。
在这样私密的空间里,收藏家们不止可以在艺术品上交易,甚至能谈些别的生意。
经过林棘的启发,姜司意建议推出区别于嘉仕比会员的积分制度,给予收藏家身份认同,以提升成就感和圈层归属感,加强收藏家和拍卖行双向绑定。
姜司意还有一些AR沉浸式体验的想法,让收藏家走进数据场景之中,更能亲身感受拍品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