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公子[红楼] 第91章

作者:孤光与清辉 标签: BL同人

  梁灼目瞪口呆,脱口而出:“你俩才是亲的吧!”

  而后兴致勃勃地瞧着兄长:“你打算怎么做!”

  用很微妙的眼神看了一眼兄弟,梁煜道:“你以为我想怎么做?”

  “嗯?难道不是……”梁灼做了一个手起刀落的动作,然后被亲哥狠狠甩了一个鄙夷的白眼。

  梁沅拉住想多了的五哥,哭笑不得地说:“三哥的意思是叫父皇知道了也无妨。反正现在前朝不需要父皇,叫父皇一直在后宫里养老就好。至于六哥,他闹得天翻地覆也只给三哥一个跳板而已……为他人做嫁衣,六哥大概已经很习惯也很顺手了。”

  “哦,原来你们打得这个主意,”梁灼拍了拍心口,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

  细细一品又觉不对味儿来,狐疑地看向梁煜,“我怎么觉得你早有预谋?”

  “你可以还一个更好的词,”梁煜站起来招手叫下人过来侍候自己更衣,“动作快些吧,我们已经晚了。”

  于是兄弟两个换下朝服,由昭王府去无名馆不提。

  此时,肃王府内。

  “你说的可是真?”梁机瞪着手下的人。

  侍卫模样的人道:“千真万确!崖丘书院里的学生亲口承认的!”

  梁机的表情一时变得怪异无比。有点难以置信又有些喜悦兴奋,混合成一个荒诞无比的样子。他站起来在原地狠狠转了两圈,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地拉住那侍卫。

  “具体是个什么模样!你仔细说来!”

  “是,殿下!”

  那侍卫深吸一口气,道:“因为鸿胪寺卿之子在扬州的缘故,属下们并不敢在扬州过多打听。将人手集中到了苏州。只管打听到自闻礼死后,闻颐书就变卖了一部分家产避走了。如今苏州闻家几乎都没人了,问了好几户才有个原在他家看门的门房记起来说是去梁溪读书……”

  “梁溪……”梁机呢喃了一句,“我记得当初父皇确实叫梁煜去拜访过那位季麟先生,亦是重视天下学子之心。”

  “正因如此属下们更不敢耽搁,连夜往崖丘书院打探!”

  崖丘书院既然能闻名天下,自然是有那么一些本事的。里外看守极严格,肃王府的探子们根本接触不到里面的学生。而且,毕竟也有几年了。那时在里头读书的学生大多已经结束了学业,回乡的回乡,赶考的赶考,早已换了一批人。

  “属下们留连了快半月,才在书院旬假的时候找到一个知道过往之事的人。据那人说,昭,不,太子殿下当时来书院拜访时,那个闻颐书正与一帮学生闹酒宴。放浪形骸,极尽勾_引妩媚之相。即便十分失礼,季麟也没有阻止只是叱责了几句。”

  “哦?”梁机玩味地挑了挑眉毛。

  那侍卫继续道:“而后,闻颐书酒力不胜告退,季麟说要摆宴招待太子殿下。可是太子殿下只是敷衍了几句,众目睽睽之下追着闻颐书往林子里走了。之后宴罢,就有传出昭王殿下看上了闻颐书的话传出来。

  据说,那闻颐书读书时文章一般,却最会玩闹,常与同门勾搭调笑。可即便如此,院长依旧不曾将他赶出去,对他很是宽容包庇。至于后来,书院里的人亲眼见到那几日太子殿下和闻颐书同进同出,形态亲密。当时有个叫秉游的学生一直与闻颐书交好,为此很是不满,常在同门之间抱怨。”

  “秉?”梁机回忆了一下,笑道:“我记得当时梁煜闹出个什么顶包案,里面那个犯官也姓秉吧?哈,这算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忍不住讥笑一番,对那侍卫吩咐:“你继续。”

  “倒也只是这些了。那学生告诉属下,虽然太子与闻颐书很是亲密。但没过几日,太子离开崖丘书院时并未将闻颐书带走。想来不过是逢场作戏,毕竟那个闻颐书空有样貌而无实才,到手玩个几日也就腻歪了。”

  “哪里是逢场作戏,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罢了,”梁机似是一眼看穿了其中猫腻,想到之前秉来案破获的前因后果,他讥讽着:“否则怎么前头一无所获,到了梁溪就成了破案的青天了。也是叫人想不到了,名满天下的季麟先生竟然会给自己学生和皇子拉皮条……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说着说着,他的神情变得怨怒起来,“分明就是个骚皮贱货,当初在父皇面前竟还装得大义凛然,说什么不愿陷皇子不义,兄弟阋墙,呸!供人消遣的玩意儿!”

  想到当初被摆了一道,叫自己在父皇心里落了一成,梁机便一阵怨恨。他一直觉得,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自己才落了梁煜一道,以至于后来事事赶不上他。如今知道了梁煜一个天大的把柄,若不借此扬眉吐气一番,真是对不起自己当初吃的那份苦。

  梁机越想越觉得自己察觉到梁煜和闻颐书之间的不对劲,真是精明无比,不由畅快道:“看来,我朝两任太子都要栽在失德二字上了。这比较起来,他梁煜果然是要厉害一些。玩男人哈!”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写着,突然摸鱼。

第132章 章一百三十二

  “也就是说,有人跑到了书院那儿, 暗搓搓地打探你我的关系咯?”闻颐书提着鱼竿子一甩, 鱼钩子干脆利落地入了水, 荡起小圈涟漪。

  梁煜扶着他的手臂,略调整了一下位置说:“这也是我上次叫你外出小心些的缘由。”

  “如果你爹知道了我们的事,他会怎么做?”

  “张保寿与我说过你刚来京城那一会儿, 梁烨在父皇面前告密。父皇说, 若是昌宗怀义之流, 便一根白绫了事。”

  “哇, 你爹好狠的手段, 好狠的心, ”闻颐书笑起来。手里一提, 自家塘里笨笨的鱼儿就被他提了上来。

  掂了掂这条胖鱼的重量,闻颐书把鱼从钩子上卸下来, 重新丢回水里,转头摸了梁煜一脸鱼腥, “那我是不是要回避一下?为了我的安危着想。”

  梁煜把脸上的水擦了,毫不客气地捏回去,淡定道:“那不必。你只管出门玩乐, 不过偏僻的地方莫要去就是了。若是想来找我,只管大摇大摆地走正门,不要再从后门窜或者去找阿灼了。”

  “这么招眼?”闻颐书讶然,凑过去开玩笑,“你是不是厌烦我了?想换个人又不好开口, 所以……”

  梁煜捂着这纨绔没有遮拦的嘴,将人抱起来放到一旁的草垫上,叹息道:“其实我一直都很不满……”

  闻颐书笑嘻嘻地拿梁煜的衣服擦手,“不满什么?”

  “你平常一起玩乐的那些子弟,都以为你是阿灼身旁的,有谁知道我,嗯?”梁煜从善如流将外头的衣衫除去。

  “这不是,为了你的名誉着想吗?”闻颐书咬着手背笑,挣动之中露出半个肩头,“你看阿灼为你当了多少流言蜚语和麻烦,还不快去谢谢他?”

  “也不用他这么辛苦,”梁煜的手伸下去捏着身下人的腿肉,滑到臀上打了一下,咬牙道:“我倒是愿叫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人。”

  闻颐书一把把他推开,敞着胸膛撑着手臂说:“那你快和你爹去正面怼,怼完了再八抬大轿来迎我。说好了,那轿厢子不是贴金箔的就别来丢人现眼,我嫌硌脚。”

  这一出一出的,说得人发笑。梁煜把人拉起来,替闻颐书把衣服拉好,“还钓不钓?”

  “这里头的傻鱼一钓一个准……”嫌弃地瞥了水池一眼,闻颐书打了个哈欠,挥着手,“没什么好钓的,走了,回去吃荷叶子包。你替我尝尝,是不是太甜了?我吃着总是怪怪的……我想搁在霞辩别墅里头的,亏还想了个极做作精致的模样,偏那味道……”

  闻颐书嘀嘀咕咕的,说着近日叫他头疼的荷叶子包。他终日坐行缓缓,无所事事;就算要忙,满脑子里也都是他的山庄,他的吃食。其他时候不过倦懒到底,每一笑每一言都是突然而至的闲情逸致。

  可便就是这等沉醉世俗的模样,叫梁煜意识到他是真的愿意在这里留下来。暂时将故乡的烟雨都放下了,真真切切答应了他要留在长安,留在他梁煜的身边。

  这一刻,梁煜说不清胸中充盈着一股什么样缠绵的情意。他两步上前,从背后一把将人抱住,喟叹道:“颐书……”

  被突然袭击,闻颐书吓一跳,傻乎乎地转过来,“怎,怎么了……”

  “没什么,”梁煜收紧了手臂,“不过是欢喜罢了。”

  闻颐书哦了一声,“你脸上一股鱼腥味儿,放开我啊。”

  “……你还嫌弃上我了?”梁煜被气笑了,一只手臂锁住开始往外跳的人,一手精准地捉住了闻颐书腰上的痒痒肉。只管将人挠得上气不接下气,瘫软在怀里一连声地叫救命,才挽着袖子将人放开。

  他把笑得歪七倒八的人扶好了,硬气道:“以后不准遮遮掩掩的,只管从正门进来寻我。你那店里要有什么,也不准只叫阿灼阿沅。”

  “你莫名其妙,”闻颐书笑骂了一句,“莫说叫你,你有没有空难说。我现在已经被几个想走恭王殿下路子的人烦得不行了。若叫别人知道我还傍着太子殿下,完了,我闻家的大门要倒了!”

  方才那些话梁煜说来也带着一二分赌气的味道,现在恢复冷静也觉得自己性急太过,只叹:“你这怕麻烦的性子……”“别光说我,”闻颐书竖起一个手指点在梁煜的肩膀上,“难道你不怕麻烦?”

  斗嘴若要赢无非无理取闹,闻颐书在这四字上可谓得天独厚,天资过人。梁煜只能大人不记小人过,把那手握住了,两个人边说边笑,拿着渔具往屋子里去。

  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对现在的太子梁煜来说实在难得。之后又一头扎进了朝堂的诡谲风云里。永嘉帝的人选挑得实在是好,又或者说肃王殿下实在深谙如何给人找麻烦。

  眼见秋收,朝中商议粮税之事。太子殿下有意改革,推行新政,去除浮税。

  粮税在运输途中必有损耗,此类损耗已然默认为粮官的补贴。此举之下,便叫许多粮官从中作梗,在百姓进粮时故意捣乱。或脚踢或抖框,给自己抖好处来。对此等损耗是各地自负盈亏的,这就叫百姓吃苦了。寄希望于人性,还不如完善法度,叫制无可击。

  此时朝中正值众志成城,君臣一心,办事效率最高的时候。今年大约是来不及了。但推出草案在一地试行,预测一下效果或许也可行。抱着这样的想法,特别是一些年轻臣子,恨不得每天都扑在政案上。经过六审五过,草案出来得也快。

  然后,这个时候肃王殿下横插一脚,强烈反对粮税改制。

  先莫说那些影响朝廷税收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肃王放在江西粮道上的人也不会允许新政下颁。他又有永嘉帝钦点的协助太子的职责,于公于私他都要大义凛然地站出来反对。原本被梁煜一系压得抬不起头的官员,并之前蛰伏的废太子一系也趁机浑水摸鱼,在延英殿里吵到差点把屋顶掀翻。

  若非是太子殿下积威,大概真的能挽起袖子打一架。年轻的冲在前头,年迈的挥舞着拐柱,拿着芴板在后头加油助威。还有个肃王在一旁劝架,浑水摸鱼,实则不说好话,火上浇油。

  眼见着吵得差不多了,肃王站出来诚恳地请梁煜主持公道:“太子殿下!不能这么吵下去,还是快说句话吧!”

  梁煜没有多说其他,似是妥协服软地说:“既然如此,那便稍后再议吧。”

  “正是如此,”梁机十分满意地笑了,“此新政尚有许多疑问之处,若贸然实施,必会造成震荡。到时候,想来皇兄也担不起这么大的职责了。”

  说罢,他巡视下列一周,建议道:“今日不妨就到这里吧。”

  梁煜点点头,表示同意。肃王殿下心满意足带着胜利的微笑离开。眼看到了太子被压制的臣子们则是脸色难看,愤怒欲言。一派静默中,户部尚书站了出来:“殿下……”

  “你们方才听到了?”梁煜打断他的话。

  户部尚书不明所以,犹豫着问:“殿下是指……”

  梁煜道:“方才争吵之中,新税法中尚有疑问之处,是之前尚未想到,如今被点出来的。你们可听到了?”

  “这……”众人惊觉,面面相觑。

  “既然听到了,那便回去再多想一想。还有力气的,不妨去寻田户实际问一问。今年便想将新税法推出,未免虚论浮谈,异想天开。”

  他神情冷静,语论不见高低起伏。偏一字一句分量极重,砸得一群脑子发热的臣子们一下子醒悟过来,面露羞耻之色。

  点醒了太过兴奋的朝臣,将他们从油锅里捞出来后,梁煜安抚道:“你们只管回去思量怎么好好完善新税法。下回朝议言之有物,莫要叫好好一个朝堂成了泼妇吵架的菜市场。”

  几句话说得几个脸皮薄的面皮充血,忙挽袖应是。也有人忧心忡忡地站出来说:“可是肃王殿下那里……”

  “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梁煜十分干脆,语调变都没有变一下。

  此时留在这里的臣子们才察觉到刚才太子殿下其实根本没有退让的意思。他出声阻止这场争吵,并不是因为畏惧于肃王的威胁,只是为了叫莽撞的朝臣们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新税法里的不足罢了。

  心情震荡的臣子们看到太子殿下从议政的椅子上站起来,一派渊渟岳峙。他说:“你们无需为此事费心,只管将手中之事做完便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莫要去多费精神。”

  不过一句话,叫留下的臣子们生出一股难言的豪气来。一齐甩袖落大礼而喝:“臣等领太子殿下之命!”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要公开了,梁煜和闻颐书都很高兴的╮(╯▽╰)╭哎

第133章 章一百三十三

  眼见着要到中秋,闻家为这节庆很是忙碌起来。一应两头, 家宅内的事情一律都丢给闻芷去办, 闻颐书则焦忙起无名馆子里的月饼生意。各色月饼一样样都自个儿尝过去, 吃得嘴里头火气虚旺,舌头下一燎泡。终日捂着腮帮子,疼得吃什么都吃不下。

  梁煜是看不得他落下一点儿伤。皱着个眉头, 好像他自己舌头断了一样。臣子们见了以为太子殿下为了朝堂之事殚精竭虑, 倒愈发勤恳起来。

  水泡消不下去, 生意总是要做的。日头刚刚撒在菊花叶的露珠上, 闻家后门的马车就牵出来了。闻颐书靠在车厢上打哈欠, 动了动舌根依旧觉得疼, 取了杯子上凉雾茶喝了一口, 含着也不咽下。

  今儿会从城外头会送来最新鲜的菱角。一个村的人都靠着种这个菱角过活,实在不敢糟蹋了命根子。闻颐书与他们说好, 如果东西好就一直与他们家定。全村壮力天不亮就护送着东西进城交货。这头闻老板刚刚出门,那边的车早早就到了店厨后头等着了。

  马车加快了速度, 小风阵阵,闻颐书把头探出窗外,迷迷糊糊地叫着人的名字:“冯硕, 冯岩……”

  兄弟两个立刻靠近,“公子何事……”

  车窗里递出一盘子双红糕,闻颐书说:“吃吧。”

  没吃早点的冯家兄弟一喜,说了声“多谢公子”,然后接过来分着吃了。

  双红糕是一层红豆粉再一层粗磨的红糖蒸起来的, 入口绵软又不会太燥。是前阵子无名馆子里推着卖的。跟在闻颐书身边就有这样的好处。外头抢疯卖疯的玩意儿,无需花银子便可得了。昭王府里几个近前办事的侍卫都对两个兄弟羡慕疯了。

  刚狼吞虎咽没两口,冯硕警觉地抬起头,对大哥使了个眼色。

  冯岩抹了抹嘴,果然见到车后头缀着的两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