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公子[红楼] 第41章

作者:孤光与清辉 标签: BL同人

第58章 章五十八

  贾元春被贤妃平白钓了一场, 心中五味杂陈, 回去抱着枕头哭了一场。又一想到自己熬了这些日子,不过几句空白话, 实在不值当自己如此挂念。于是擦干了眼泪,取了纸笔出来。万事都讲个机会, 她自己实在不愿把前途握在别人手里。

  婚姻大事她做不得主。哪怕宫里头说出花来,若是家中没有动静,可想别人不过来取笑她。只管捎个消息出去。若是太子与肃王真有诚意,便不是只每日拉着自己话家常,哄人玩。且叫家中注意着些才好。

  向外递消息有违宫规。贾元春苦想了好一番, 才把最主要的意思凝成一小段话。又从妆奁盒子的最下层摸出一把银子来, 想着贿赂一二可以出宫门的小公公。

  荣国府这边当不知道自家的孙女儿正站在一个路口难以抉择。得贾母的意思, 他们又下了帖子, 请闻家过府做客。这次不再是借闻颐书的名头, 而是主请闻芷。那话说的很是有意思, 说家中其他人不显,偏几个女儿最是灵秀。只盼着姐妹过来, 一起读读书做做诗, 打发时日总是够的。

  闻颐书听到家中下仆转达的邀请笑开了。荣国府里的姑娘确实是诗心画骨。其他不说, 黛钗双绝已然是时间无双。妹妹最喜诗作弹琴, 抛却其他不说, 多认识一二闺中密友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刚得消息的时候,他就借着正事来了的理由, 从昭王府里跑了。

  闻芷好几日不曾见哥哥,听到闻颐书回来忙赶了过去。刚一见面便皱眉道:“去了哪里也不曾说一声。每日只遣个人回来问候,兄长觉得我缺那一声问候?”

  她其实非常生气,气哥哥又忽然跑得没影,把她一个人丢了。以前倒还有一二分说头,可他们现在都回家了。来来去去,总该有个说法吧。闻芷觉得自家哥哥是不是完全忘了自己已经被接回去了。她兴师问罪起来,便没有以前那般随意一二就可以应付过去,非要闻颐书意识到不对才好。

  知道妹妹生气了,闻颐书作揖讨饶,“真不是故意不着家。实在有些事跟着,脱不开身。”

  然后在心里把梁煜从头骂到了脚。

  闻芷狐疑地瞧着哥哥,瞧得闻颐书头皮阵阵发麻,忽然问道:“三爷是谁?”

  立在身后的洞庭莫愁都是一惊,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姑娘原不知道三爷是哪个的。闻颐书虽不说,但她们这些丫头都晓得自个儿主子的意思,不将闻颐书与昭王的关系透露出去。因为闻芷爱清净,平日几个丫头见大姑娘独处都不会往前面凑。

  闻芷为什么问出这些话,显然是哪日她二人闲聊时不曾注意,这话被人听去了。

  闻颐书犀利的目光一下子转过来,洞庭和莫愁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哥哥的一个好朋友,”闻颐书笑了笑,不见异样。末了还是添上一句,“我们家的事,要他多出手帮忙。”

  闻芷肃着一张俏脸,“当真?”

  那日她坐在屋中看书,偏外头落了一场雨来。打在软纱糊的窗台上,溅进来淋湿了桌上的洒金纸。闻芷便想叫人将那玻璃窗给阖上,可又觉得天光雨景甚美。于是亲自挪步到桌前,将东西收了。恰这个时候她听到了门口洞庭与莫愁的对话。

  “爷几日不见个影子,也不知做得什么事?”这个是洞庭。她是跟着闻颐书来的,从主自有一份十分难得的真意与挂念。

  莫愁接着道:“你担心什么,总归是在三爷那儿。他做什么不对着咱家爷好。”

  “你这话虽是不错,”洞庭犹犹豫豫的,顿了一顿,还是说,“可咱爷那模样,总是不给三爷好脸色瞧……毕竟不是一般人,哪有这般好性子一直忍让着。”

  莫愁瞧着她,心想天池总道洞庭老比别人多想。爷不愿读书,她便愁爷考不上功名寻不得上天的路子。爷好不容易借着三爷的势,成个什么,她又愁讨不得人欢心,遭了厌弃。莫愁心中一叹,自己和洞庭合该换一换名字才对。

  “你总是愁着,”她摇了摇头,有些不以为然,“可你这般愁,还能替爷做打算不成?再说了,三爷不对大爷是要什么给什么,有什么好愁的?”

  洞庭咬了咬牙,“我这不是担心呢么?”

  莫愁自认她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自己劝这姑娘又听不进去,只好道叫她做事去,省得胡思乱想。

  就这样一段对话,叫闻芷心中生了疑。她大约是晓得兄长找到了一个靠山,私底下做着一些危险的事情。但听两个丫鬟的对话,又似乎觉得兄长和这个靠山的关系没有那么单纯。可她终究只是一个闺阁少女,常年又是在佛门清净地里。

  对许多东西听都没听说过,更遑论去理解了。

  然而,闻颐书不能对妹妹说这些。他清楚地明白闻芷目下无尘的性格,她绝对接受不了自己和梁煜现在的身份的。他能怎么和妹妹解释?为了给爹娘报仇,把自己送到皇子的床上去?那妹妹大概会气得和自己断绝关系吧。

  可是说自己是真心喜欢梁煜……闻颐书摇了摇头,不知如何开口,于是只好含糊了过去。

  但是闻芷何许人也,她从兄长那一点犹豫当中,看到了她不能忍受的猫腻。一直以来的担忧在此刻爆发出来,上前一步逼问着:“兄长今日若不与妹妹说实话,我便搬回牟尼院去住。我倒不知了,这闻家里还有我不能知道的东西!”

  然而,闻颐书依旧是强笑,特意还带上些被胡乱揣测之后的无奈,“真的一个朋友罢了……”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闻芷便冷笑一声,大喊道:“孙爷爷,牵了车来,送我回牟尼院去。这家真是待不得了!”

  闻颐书吓得魂飞魄散,大喊了一声:“芷儿!”

  然而闻芷置若罔闻,脚步飞快地往外奔去。闻颐书也是没想到自家看着似青莲亭亭的妹妹能走这么快,忙追出去。后头的洞庭和莫愁也吓得半死,跟在后头。

  这里并不是闻芷的闺房后院,而是闻家的正厅。闻芷这一跑就直接跑到了正园当中。从外头跑进来的华山实在想不到为什么自家大姑娘忽然出现在了前厅。嘴里那句大呼小叫的:“大爷,三爷……爷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闻颐书只想一棒子敲死自己。

  闻芷看着原地目瞪口呆的华山,那声冷哼把在场所有人都冻住了,“来的倒是巧,也不知是哪家子的三爷爷呢。”

  说着,寒着眼瞧着后头跟上来的闻颐书。

  闻颐书自知今儿是过不去这一遭了,叹了口气看向妹妹,“既然如此,今天就把话说开了。”

  洞庭和莫愁两个已经吓呆了,后头赶过来的天池和西湖也是满脸不知所措。呆了一会儿,天池才上前道:“叫大姑娘去见……不太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的,”闻颐书苦笑着,“我们家还有其他什么人吗?”

  于是只好叫闻芷进了正厅,又挪了一把大屏风来,把人挡住了。闻芷被七八张嘴哄着往回走,清明的眼睛却一直盯着闻颐书,明白地意思着不要耍花招,老老实实交代着才好。

  然而,闻颐书怎么可能不耍花招!他一个眼神,不小心捅穿了华山便明白了,趁着人不注意脚底一溜就跑后头去通风报信了。可惜,他能说的东西也有限,只是很苦恼地提醒梁煜:我家大姑娘大概有些话要问殿下,殿下莫要叫大爷为难。

  梁煜今天本来是来捉人的。闻颐书一声不吭地就跑了,他心中还不痛快呢。哪想到闻颐书后院着火,二人关系有着大白于天下的危险。

  但这对闻颐书来说是苦恼,对梁煜来说可不是。他早就不想这么遮遮掩掩的。闻芷知道了或许更好些。毕竟她拦不住梁煜上门找闻颐书。闻家做主的人真不是她。

  所以,面对华山的传话,梁煜没有多做表情,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说着一同进了正厅,梁煜老远便见到那台不合时宜的屏风。想来后头坐着的就是闻家的大姑娘了。于是他进门也没有以前那么随意,而是照着闻颐书的意思,坐到上位。

  闻芷借着屏风的缝隙隐隐瞧见一个高大的男子身影,心道这个三爷瞧着竟这般年轻。她本以为是个什么上了年纪的谁。

  还不等她多想,便听兄长道了一声:“见过昭王殿下。”

  闻芷虽然不说失态,但眼睛还是瞪大了。

  竟然是皇子!

  她本以为哥哥许是投靠了什么大官,才有信心为倒落的闻家出口气。想不到,竟然是直接投到了皇子麾下。

  震惊之中,便听一个沉稳的男声,喊了一句:“颐书。”

  不管闻芷听到哥哥的名字是什么反应,但外头的闻颐书则直接看向了梁煜。接触到他无惧的目光,闻颐书瞬间明白了。今天此人完全没有配合自己打掩护的打算,而是准备直接摊牌的。

  就在一片静默里,屏风背后的闻芷清清冷冷开了口:“素闻下人说三爷对兄长如何如何好。我原还疑惑兄长何时有了这样一个好友,想不到竟然是昭王殿下。只是这里有句话想问,且不知殿下可否解惑?”

  梁煜沉吟一阵,道:“姑娘请说。”

  闻芷毫不犹豫,直接开口:“不知殿下对哥哥是哪种好?要好到什么时候!”

第59章 章五十九

  “芷儿!”闻芷刚问完, 闻颐书就忍不住喊了出来。

  “哥哥莫要说话!”闻芷的声音抬高的瞬间, 闻颐书也听到了妹妹话中隐含的哭腔,“还请殿下作答。”

  闻芷许是不懂, 但不代表有些东西她察觉不出。她只比闻颐书小了三岁,不是不开窍的。闻芷记得父母还不曾过世之前, 常有许多人登门拜访,闻家门庭每日都是热闹的。而那个秉家的公子则一天两头都往闻家跑。

  那时的闻芷还有些孩子心性,家里的院子又大,各处都叫她窜着玩儿。这里携片叶子,那里摘朵花。只记得有一回, 她又甩了身边的丫头, 自己一个人溜出去玩乐。

  苏式的园林多假山林荫, 层层掩映, 常是人到跟前了还看不见。她正靠着假山石摘花, 就听到后头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

  闻芷吓了一跳, 可再一听却是自己的哥哥,便不怕了。笑嘻嘻的, 想要跳出去吓闻颐书一跳。却听闻颐书懒懒的语调里藏着一丝异样的嫌弃。

  “你靠得这么近作甚, 离远些!”

  还有一个人?闻芷悄悄探出头去, 只见闻颐书身边还站着一个少年。那个少年正如闻颐书所言的那般站得很近, 近得几乎要贴到兄长身上去了。

  只听那个少年软着声音, “颐书身上熏得什么香?”

  闻颐书后退一步,皱着眉推开那个人,“我从来不熏香。”

  说着, 便甩着袖子走了。

  他走了,那个少年却没有直接跟上去,而是站在原地死死盯着闻颐书瞧。闻芷躲着的那个位置,清楚地将他的神色看的清清楚楚。闻芷看到了这个人对兄长流露出的那种贪婪,迷恋,以及势在必得。

  这样的眼神吓到了闻芷。因为害怕和恶心,闻芷慌慌张张地就跑走了。

  晚上,闻颐书来看妹妹的时候。闻芷惊得盯着哥哥猛瞧,生怕他身上少了什么。闻颐书以为这个妹妹忽然撒娇,逗了她两句也便没在意。

  可是闻芷将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或许是因为年纪小,还是因为下意识的逃避,她懵懂不去尽想。但是现在,当初的记忆清晰地浮现在闻芷眼前。

  其实她听到莫愁说的那句三爷对大爷要什么给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慌了。秉游那一双流露着可怕情绪的眼睛在闻芷的脑子里挥之不去。若不是还有些理智,她那时大概已经打翻了桌上的东西了。然而此时的闻芷已经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只记得落荒而逃了。

  她冷静地收回了自己的动作,站在桌子面前思考着。人有些时候不能太留心什么,因为一留心就会发现许多事或者人一直出现在身边。在闻颐书回来之前,闻芷发现那位三爷经常出现在下人的对话里。

  兄长的小厮如何她不知,但是在四个湖嘴里,经常便听到:大爷去了三爷那儿那么久,什么时候回?等许多话。

  所有人都知道三爷是谁,只有她不知道!

  闻芷心里腾出一股出离的愤怒,但同时也在害怕担忧。闻颐书回来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就过来了。只为了瞧一眼,自己的兄长是不是和走之前有些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有疑虑在心,闻芷真的觉得闻颐书与离开之前有一二分不同。

  不管如何,她从昭王殿下的那一声颐书之中,听出了许许多多的暧昧。来自兄妹之间的心有灵犀,闻芷几乎已经猜到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信罢了。

  闻颐书僵在原地,他有十成的把握确定妹妹在屏风后面哭。可是他双脚如灌铅水,竟然抬不动一下。只是瞧着屏风后的隐约窈窕身影,嘴巴张了又合,勉强挤出了妹妹两个音节。

  在屏风后那一声声啜泣声越来越大的时候,一直沉默着的梁煜开了口:“一生一世的好。”

  现场为之一静,屏风后的哭泣停止了。然而闻颐书并没有松一口气,他明确地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果然,闻芷连回避都忘了,直接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她原本是与闻颐书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如兰似玉,冷质凉息。但现在因为盛怒的缘故,双颊通红,自有一股别外气势。

  “殿下莫非是喝醉了酒,上我闻家耍酒疯来了!”

  梁煜十分冷静,皱着眉,“我不曾开玩笑。”

  闻芷还是太年轻,一下竟也无话了。于是怒而转头,瞪着闻颐书。

  闻颐书被瞪得直接抬起两只双手以示清白。可又意识到这个动作实在太傻了,于是讪讪地把手放了下来,弱弱地说:“妹妹不要生气,此事经过是这样的。”

  然后,他用这辈子最通顺的话语将二人的相识过程说了一遍。同时最大程度地掩盖去了他与梁煜之间的交易成分,将真心实意这四个字强调了一次又一次。

  闻芷犹自不信,瞧一瞧兄长,再瞧一瞧昭王,愤怒与伤悲同时出现在她的脸上,“便是你们信口雌黄,我也没有法子去求证。怎么说,不还是你们一句话。若早知道,早知道……”

  早知道什么,她没有说。

  因为闻颐书无论要做什么,她都没有办法去阻止。父母双亡之后,她唯一的依仗就是兄长。兄长的决定,她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甚至若不是闻颐书足够重视这个妹妹,她连站在这里质问的资格都不会有的。她的底气是闻颐书给的。

  闻芷那么难过,是因为清楚地明白若不是闻颐书去担着,她现在大概就在师父死后愈发飘零无依,结局未知。发现兄长与一位皇子有这般不好外道的关系,与前言所比竟然没有那么凄惨。

  这样的认知,实在叫闻芷不能接受。

  闻颐书见着妹妹的眼泪扑梭梭地落,实在心疼,上前去掏出帕子替她擦。又有些无奈,“你当真是想多了,我与殿下……阿煜可不是这般龌龊的。”

  一直没什么表情的梁煜忽而看着他,眼中爆发出的惊喜几乎是灼人的。闻颐书的下一句随之而来,很短,却叫梁煜几乎要失态了。

  “我与他是真心的。”

  这一句梁煜以为永远得不到的承认,终于在此时出现了。

  然而,闻芷却是苦笑着:“这件事,可不是一句真心便可了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