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公子[红楼] 第29章

作者:孤光与清辉 标签: BL同人

第41章 章四十一

  方过了午后, 阴云了散, 日头从浓云背后探出一个头。慧明街昭王府后花园里一派宁静,临水的水榭外站着伺候的人, 不会打扰到水榭里的人,也不会错过二人的传唤。

  水波微漾出的声音无比暧昧, 而水榭之中相叠的两个人的姿态也无比缠绵。垫了软垫的贵妃榻上,梁煜掐着闻颐书的腰,让他趴在自己身上。闻颐书似嫌弃这姿势扭着腰了,推着手臂想站起来。然而梁煜怎么可能叫他如愿,手指一动不知在哪里掐了一下。

  闻颐书一下软了腰, 整个人摔了下去, 头靠在梁煜的脖子旁边。

  昭王殿下发出一阵愉悦的笑声, 转过头叼住闻颐书的唇瓣, 深深吻了下去。

  他在情事上素来是没有什么顾忌的, 若是来了兴致, 玩出的花样倒叫闻颐书这个浪的有些招架不住——所谓闷骚大致便是如此了。

  就像是这会儿,闻颐书被困在廊柱和梁煜的手臂之间, 梁煜结实的身躯压着他, 叫他无处可躲无处可藏, 只能被迫承受着。

  梁煜一路深吻, 移步至闻颐书的耳垂之侧。他真是爱极了这一块精致的形状与细腻的模样, 舔吻便也罢了,还有尖牙小小咬了一口。闻颐书浑身一个激灵,大力挣扎起来。不想双手手腕直接被抓住别到身后, 梁煜去亲他的下巴,在闻颐书的喉结上来回舔弄,一路移到了锁骨那小小的窝里。

  这种被禁锢着的姿势,闻颐书很不喜欢。直到梁煜的手从后面扯开他的腰带时,他终于不乐意了。扭腰蹬腿,无所不用其极地挣扎起来。拉着自己已经掉下肩膀的衣裳,黑着脸说:“白日宣_淫,小爷可没兴致。”

  梁煜也曲着一条腿坐起来,沉沉低笑,却是不说话只瞧着人。

  闻颐书被他笑的背上一阵寒,忽然有些后悔答应了梁煜今晚留宿昭王府。他们两个已经有四日不曾见面了,这一晚下去……他明天还答应了妹妹带她去书肆的约怕是不成行了。要是现在说要走,怕是连这方水榭都走不出去。

  梁煜看他看得太紧了,闻颐书有些头疼。

  被那狼一样的眼神盯了好一会儿,叫闻颐书这个外强中干的瞬间怂了。他不想示弱于此,预备先开口打破这阵磨人的沉默。结果他刚张开嘴,外头便响起了一阵细微的说话声。

  “殿下,来消息了。”

  站在外面的是冯硕的亲大哥,冯岩。他奉梁煜的命令,近几日一直在外奔波调查石料木料价格暴涨的真相。今日终于有了一些名目,于是特来禀报。

  冯岩的声音比他弟弟还要粗,说起话来像敲一个破锣。但是说起话来,颇是详细条理。将几日所见理顺下来,冯岩道:“确如殿下所料,消息确实是宫中流出去的。早近两个月,这些庄头就已有消息来源开始囤货调货。待一个月后,有了确切消息,便与宫中买办,皇商一起哄抬物价。现在市面上石材木料的价已经翻了几番了。”

  闻颐书在一旁说道:“这消息给得这么详细,只能是从紫宸殿里出来了。”

  “可知何人传的消息?”梁煜问出关键。

  冯岩答道:“我们寻了四个庄头,只有一个说话时说漏了嘴,指着一个姓李的公公。”

  给的消息太少了,而且也不知这个李公公是真是假,上下有没有接头的人。暂时也只能叫他们按着之前假扮的身份去接触这几个庄头。假装是要他们给低价好料。多磨几天,并把握着分寸退离,不要叫人起疑。待撤离之时,叫人暗中盯梢。

  一时冯岩领命下去了,闻颐书倒是想起别的来,遂问梁煜:“参了王家人的那个御史,不是你的人吧?”

  梁煜摸摸他的后脑勺,“不是我的,是献王的。”

  “我说呢,”闻颐书撇了撇嘴巴,“我这儿才哭了一会儿,那头就告状了,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按照原先的安排,闻颐书的人还得再卖一层惨,恨不得叫整个长安的人都知道那位太子妻弟怎么仗势欺人。结果这头还没哭两句,也只是关了两天门,那头就去告御状了。这叫闻颐书很遗憾,戏还没唱起来,戏台子就塌了。

  “也是了,连个目标都搞错了,怎么也不像是你的作风,”闻颐书拿手指拨了拨水榭栏杆上的流苏,“可惜了,献王这一下也只是给那边落了个没脸。”

  “此事来说终是未遂,要若辩解那头也完全可以说是因价格谈不拢,刁民撒泼,”梁煜盯着闻颐书的手指如此说道,“太子不是主犯,也只能落了没脸了。而且,借这次的事情要与江南那边卖个好。”

  “嗯?江南那边撑不住了?”闻颐书惊讶地问。

  梁煜点点头,“林海那边来了一封信,虽未说明,但也有一二求助之意。”

  闻颐书瞬间了然,“太子是想继续派赵乔泽去江南了?看来他是真的在意那边的情况。可是没必要啊,甄应嘉不还是在金陵吗。”

  “此人说是太子党,不若说是父皇的人。且近来十一弟愈见聪慧,得了父皇数次嘉奖。以二哥的性子,怕是已经对其起疑。”

  “那这样的话,赵乔泽那个草包去不得,太子不得寻个更加厉害的去江南?”闻颐书一摊手,看向梁煜,“虽是暂缓当前之危,可之后岂不是更加棘手?”

  “那就要看林海的诚意了,”梁煜表情淡淡的,“他若一直犹豫,日后如何我亦不会多管。”

  闻颐书了然。这位林大人或许因为不想参与,又或者因为盐务实在负责叫他分_身乏术,他一直拒绝各种拉拢。可他坐的位置太重要了,如果他不参与,那不管是太子还是昭王,亦或是别的皇子就只能想办法换掉他。

  一个被抛弃的人,是没有会在意此人死活的。

  不见兔子不撒鹰,有来有往才能叫买卖不亏本。林海这一次求救是示弱还是试探,梁煜并不在乎。他只是给出了自己的诚意,并明确地告诉他,麻烦不是想躲就躲得了的。

  闻颐书一合掌,“这也算是打开了口子,只管再多磨一会儿就成了。”

  梁煜十分赞同他的话,心道还缺了一个机会,还要慢慢等待时机才好。

  转眼,花朝已至。

  上年的花朝节,闻颐书还在为上京烦恼,今年的花朝他是待在京城里不走了。话虽如此,他还是想念着姑苏情境,颇为伤怀。曾有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如今情形相反过来,那等愁绪依旧是郁结于心,难以排解。

  因为上辈子的缘故,闻颐书很看重这次十八岁的生日,摆出的席面架势与以往不同,更为隆重一些。梁煜知他有些总与他人不同的习惯。见闻颐书这般起劲,便想着带他到城外的庄子上寻些开心。毕竟此时正是百花初绽之时,外头风景最为绚烂。闻颐书又是一个爱玩的,当是开心不过。

  然而,想法是好的,却是不成行。

  闻颐书将妹妹接回家了,就不能似以前那般逍遥自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今年的生日他需陪着妹妹在一起,免得她寂寞。

  梁煜听闻此事,虽然没什么反应,可闻颐书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失望落寞。可惜此人一开口便没有好话,撑着下巴笑道:“本是我的生日,怎么还得顾着你好不好,乐不乐的。”

  这便是他二人的区别了,池皇后与梁灼皆知道闻颐书。可闻芷却对梁煜的存在一无所知。闻颐书甚至有过打算一辈子都不叫妹妹知道自己与梁煜的关系。

  “你生辰那日,我也不知有没有空闲。你能寻个开心的乐处便成了。”

  听他这般说,闻颐书心中腾起一阵小小的内疚,有点后悔说刚才那些话了。于是走上前,踮起脚用自己的额头去碰了碰梁煜的。梁煜被他这样示弱的小动作搞得心底发软,叹了口气将人抱进怀里。

  花朝前一日,闻府之中自然热闹起来。下人们进进出出,采买布置,忙得脚后跟踢后脑勺。闻颐书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只管坐在花园外头吃茶哼曲。

  一时天池西湖脸带疑虑地走过来,二人凑在一处说着什么。

  闻颐书撩起眼皮瞧见了,嘴里打趣道:“说什么呢,要是今日说爷的坏话,可要罚银子的。”

  西湖最怕罚银子了,忙举起双手说:“没有,不曾,别!”

  被她逗笑了,闻颐书招招手,递了一块糕点给她,“不罚你银子,赏你这个。”

  “谢谢大爷,”西湖接了,将点心分作两块,递给天池。

  天池对她笑了笑,又对闻颐书道:“方才外门小子跑来与管家说,前几日一直在家门口徘徊的人又来了。我们怕出什么事儿……”

  这几天闻府也不知招了什么东西,总有人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外门的人很是紧张了一阵,特意多备了人手,以防有歹人作祟。然后那些人就不见了。可今天,又有人在门外徘徊,就算是面对闻家下人的瞪视竟也不走,还大有上前的意思。

  “有人在府外徘徊?”

  这可有意思了,闻颐书挑了挑眉,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喊着:“华山,泰山,庐山,恒山!抄家伙!跟爷捉贼去!”

  他这一声喊,喊得天池西湖魂飞魄散,几乎要扑上来阻止。还不等二人说话,外头四个愣头青一声吼,冲进来簇拥着自家爷们儿就出去了。

  而闻家其他下人听说自家大爷要亲自捉贼,也兴奋的很。木条扫帚板凳,个个抱起也随着闻颐书跟了出去。一把拉开闻府大门,冲着外头几个徘徊不定的人就招呼了上去。

  外头几个原也是不远不近地瞧着,看这架势吓得屁滚尿流,逃都来不及。只听闻颐书冷笑一声:“想跑?来人,给我拿下!”

  作者有话要说:  跳频到水浒传_(:зゝ∠)_

  ——————

  三十七章有个设定错误,泰汇昙不是太子岳丈,他们是亲家。太子的女儿嫁给了泰汇昙的儿子

第42章 章四十二

  且说闻颐书带着一群人冲了出去, 吓得在闻府门口徘徊的人转身便要跑。可哪里耐得过这边人多势众, 没一会儿就被捉住了衣领,带到了闻颐书面前。

  华山对这种场面最喜欢了, 幻想自己是包公手下威风凛凛的御猫展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此时兴奋无比, 一脚踹在那人的膝窝里,喊道:“何处小贼!还不跪下!”

  闻颐书被他逗笑,叫人搬了一张太师椅来,施施然坐下来,“你是哪个, 终日在我府们前鬼鬼祟祟作甚?”

  好看热闹的人围上来, 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有说是窃贼, 有说是逃奴, 总的不是好话。下头跪着的人, 瞧着大约四五十岁, 明显是养尊处优的一副面孔。此时被强行按在众人面前,何况这闻府面前也并非没有行人的, 听着周围的窃窃议论, 他的脸涨得通红。

  “我本抱着一颗见一见老亲故交的好心来, 不想竟遭到如此对待!”那人愤怒地哼着气, 死命想挣脱开按在自己肩膀上的手。

  “少在这儿攀亲戚, ”华山嚷嚷着,“我们大爷什么身份,怎么会认识你这么个东西!”

  闻颐书点着手指, 皮笑肉不笑的,“故交?你们谁见故交的时候不是大大方方上门拜访。都和你一样,在门口鬼祟探头探脑,不知道的还以为被贼盯上了。”

  那人支支吾吾的,心中有些后悔自己亲自跑来。但他看到闻颐书后,心中那点子疑惑已经消了七八分。虽然他只在闻颐书小的时候见过一二次,但那粉雕玉琢般的金童模样实在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粗略算了算年岁也是合的上的。

  虽然大意了一些被人发现,但好歹有了确信的结果。只是为了保险故,还得再问一问才好。于是道:“我家主人与那位故交已有五六年不曾见了,便也有些犹豫……实在不是故意窥探贵府的。”

  此人态度放软,闻颐书自然不好再做威风。心中暗叹此人变脸之快,嘴上却道:“我年轻不免胆小一些。家中仆人又护住,若有得罪还请担待。”

  于是又叫旁边凶神恶煞的几个山把人扶起来,才问:“不知足下主人寻得哪位故交?”

  “府上可是睢宁刘府人家?”那人道。

  “胡说八道,”华山心直口快怒道,“这里一直是我家主人祖宅,哪里来的刘府!”

  他话音还没落,就感觉闻颐书飞过来一记眼刀,劈得一个激灵,立马识趣地闭上嘴。

  “这,这……竟然不是吗!”那人愕然无比,随后万分遗憾地感慨着,“这几日我瞧着府上一位管事十分面熟,便以为刘老爷回来了。他已与我家老爷多年未见了,我本以为今日……却不想,唉……”

  “原是位管事,”闻颐书笑了笑,“我说么,若是故交,怎么连主家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兴许那位管事原是在刘府做事,后来又到我家来了。”

  这话说的这人一阵心虚,干笑着:“或,或许吧。”

  眼珠一转,闻颐书提议道:“既如此,你将那管事名字报上。若真是,便叫他与你家老爷指条明路,寻来老友如何?”

  “这便不必麻烦了,”那人推拒着,“若不是,平白又是一阵伤心。今日冒犯了,告辞。”

  这人执意要走不愿久留,闻颐书勾了勾唇道一声不送,呼唤着下人头也不回地进了大门,连个多余眼神都不给后面。

  华山犹在撇撇咧咧:“还故交老亲呢,连人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傻呢么……”

  旁边恒山给了他一下,“你个呆子,被人套话了还说别人傻。”

  华山愣了,委屈兮兮的,“我,我,没啊……”

  “人瞎口一句刘府你就信了,你不傻谁傻,”闻颐书斜眼瞧了他一眼。

  被这样一点,华山终于反应过来刚才为什么被瞪了,怒骂道:“好个贼人!”

  庐山上前一步,请示道:“大爷,那人铁定是冲着我们来的,只是不知身份,怎么办?”

  闻颐书摆摆手说:“不用知道,我们闻家的对头也就那几个。他是见到我后才有了底气的。京城里我们没人晓得,也就指着江南或者金陵那一头了。”

  他低头一想,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对身后人道:“不必管了,叫厨上把菜给准备好了便是。”

  “是,”几个山应声下去,各自准备。

  闻颐书则脚步一转,去了妹妹的小院子。

  自说闻芷被接回了家后,那日子过得可比在寺庙之中舒坦多了。虽身在尘世,但若心中常清净,何处不是修行。闻颐书又极疼这个妹妹,特意将身边两个大丫鬟分给过去,万事都是自己做主,可比寄人篱下来得强一些。

  今日兄长生辰,闻芷自然是不怠慢的。提前了快一个月准备了寿礼,小小的一个荷包,采集了晒干的梅花花瓣。只等着晚间的时候便送与哥哥。

  闻颐书过来的时候,闻芷正和洞庭莫愁两个再挑晚上要换的衣裳,听得他来了,也是奇了。将人迎进来,奉上茶坐下,遂道:“哥哥不是在前头派赏钱么,怎么来我这儿?”

  说着,便叫屋里的小丫头给磕头祝寿。

  一阵岁岁有今朝的吉祥话里,闻颐书掏出去好几把铜钱,方又笑闹了一阵,他才有空喝一口茶。清灵灵的茶汤端在眼前,他道:“这是你藏了许久的针山叶吧,竟舍得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