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51章

作者:麻辣笋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啊?”范举先是疑惑,然后回忆了一下,“好像今年五十有四了吧?”

  “没错,这也就是说,距离他从海上飘来此地的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四年了。”楚辞道,“今年是天和五年,那么发生事故那年,应该是嘉佑三年对吧?”

  “没错,可是这和他是不是倭人又有什么关系?”祝元帅一脸懵。

  “您看这海志上写了,嘉佑三年一共发生了五次海难。其中死伤最多的,是八月份那次的,也就是赵宽从海上飘过来的那一次。据士兵们打探来的消息,是说有村民在一块浮木上发现了这个小孩,然后救他进村的。他交代自己名叫赵宽,其父叫赵顺。”

  祝元帅接过楚辞递来的海志,找到他说的这起事故,在遇难者名单里,很快找到了赵顺。

  “没错呀,他说的哪里有问题吗?”祝元帅还是不太明白。

  楚辞笑着摇摇头:“这人从身份上看确实没问题,他死时三十五岁,也是个孤儿。赵宽被救几天后,他们的遗体才被打捞上来,当时船上的其他人都被亲朋好友认走了,唯有他们无依无靠。赵顺下葬后,赵宽被好心的村人们抚养长大,之后投桃报李,帮助村人做了许多好事。”

  楚辞把他这两天从士兵口中问来的东西做了个总结。

  “啧,听你这么一说,这倒像个有情有义的人啊。”祝元帅说,范举也一同附和。

  “若我说,他不是赵顺的儿子呢?”楚辞微微一笑,放出了重磅新闻。

  “那他是谁的儿子?难道老爹都会认错?”两人登时来了兴趣,脑中胡乱补了些红杏出墙之类的风流韵事。

  楚辞失笑:“不是的,是这赵顺根本就不可能有儿子——他是个阉人。”

  “什么?!”

  两人惊讶地叫出声音,“你是如何得知的?”

  “我是看海志的时候看到这件事,便仔细查看了当时负责打捞的是哪些人,想要详细了解赵宽的身份。找到人之后,我就去拜访了一下,谁知我一问,那人竟也还有记忆。他们打捞尸体多年,能记住的一定是非同寻常之事,而后他们说的,果然非同一般。”

  这些捞尸之人的活计太过晦气,而且时间一久,泡涨了的尸体会呈现出巨人观,实在叫人恶心至极。所以官府为了安抚人心,在捞尸时允许他们做一点“小动作”。这个“小动作”就是扒衣赏,若死者身上有值钱的东西,就尽归他们所有。亲人若问起来,便只说沉入海底了。

  因有这不菲的收入加成,所以他们才能将这活计一直干下去。而他们之所以记得嘉佑三年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在打捞到的其中一具尸体上摸钱时,竟意外发现对方是一个下面残缺不全的阉人,这个发现顿时让他们皱眉不已。

  “那,他们怎么能确定,这阉人就是赵顺呢?”祝元帅问道,没想到小小的一本海志上,竟然会有如此稀奇古怪之事发生。

  范举也是一脸恍惚地看着楚辞,这什么人啊?看得和他是同一本海志吗?

  “朝廷有个惯例,但凡是遣回原籍的阉人,官府必须登记在册,以备不时之需。当时我听说有阉人之后,就心生怀疑,于是假借了范大人的名义,去府衙调取了嘉佑年间的册子,然后便在上面发现了赵顺的名字,他在宫中时叫小顺子,是先帝登基之时大赦后宫,他才得以出宫的。”

  “原来如此!这样说来,就是有人故意假借赵顺的身份伪装成大魏百姓,然后得以成功潜入我大魏境内套取情报对吗?”祝元帅恍然大悟,“这赵宽,就是他们选中的奸细!因为一般别人只会提防大人,谁又会提防小孩子呢?”

  范举也道:“倭人心计竟然如此之深,蛰伏了数十年才暴露本性,可见其很早之前就已经存有狼子野心了。”

  祝元帅表情凝重:“这事,我一定要上报给陛下知晓才行。只有陛下重视,那些援军才能尽快赶到这里。”

  “大人,奏折之中……”楚辞说了一半,就被祝威打断了。

  “楚提学,你放心,这奏折之中老夫一定不会隐瞒你的功劳,听说之前的奸细案也有你的手笔在内,老夫这次一并记上去。”祝威起身用大掌拍了拍楚辞的肩膀,然后大步流星往外走去,丝毫不给楚辞解释的机会。

  楚辞欲哭无泪,他是想说能不能别提他呀!

  范举了解他的想法,但并不支持:“楚提学,你是有大才之人,当一个提学官,实在是埋没了你。当初你从京城出来,难道不想早点调回去吗?”

  说完,也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难道不想早点调回去吗?

  楚辞愣愣地站在屋里,脑子里不断回荡着范大人说的这句话。

  他不想吗?

  想的呀!

  他的爱人和朋友大多在那里,晋阳和文海也上京赶考去了,虽然今年的会试推迟了,但他们大概也都会留在京城读书的吧?

  还有寇静静。

  他一直都在等他,一年,两年,到如今已是第三年了。他的心会一直坚定下去吗?说实话,从去年十二月份起,楚辞就没再收到寇静寄来的信了。

  楚辞倒是寄了几封过去,可是信件递交到驿站的人手里后,就有如石牛入海一般,不知踪迹了。

  初时他安慰自己,寇静一定是有要事耽搁了,因为徐管家和小钰儿,也同样没有收到过信了。他再怎么样,也不会不要自己的小侄儿的,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后来他终于得到消息,原来寇静主动请缨去支援西南边境了!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楚辞是有些慌乱的,沉下心来思考后,他明白了寇静的想法。他是想赶快攒满功绩,好升官,等到有话语权后,再想办法把自己弄回去。

  这几年虽不在一起,但他们通信十分频繁。楚辞也发现原本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寇静变得“贪功”了。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因为他被“发配”到这里来了。楚辞了解他的为人,这样一心追逐功名的他,一定不快乐。但为了自己,他还是去做了。

  如果他能早点回去的话,寇静应该会更快乐一点吧?也不用为了他虚与委蛇,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

  想通之后,楚辞便决定以后再也不韬光养晦了,他要赶紧做出成绩来,重新回到上面的视线里,然后调回京城去!

  “元帅大人,等等!”楚辞小跑着追上了祝元帅,范举心里暗暗替他着急,难不成楚辞还希望能帮他掩藏身份吗?

  “楚提学,什么事?”

  “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考虑进攻榆关岛以及其他海岛的事了。”

  “你是说?”祝元帅眼睛瞪得老大。

  “现在最大的奸细已经抓捕,就算还有漏网之鱼,也没有他的能力强,暂时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并且,赵宽急于运送粮食过去,一定是因为那些倭人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这时候攻其不备的话,必能出奇制胜,打那群倭人一个措手不及!”

  楚辞侃侃而谈,在祝、范二人眼里,他浑身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第401章 伪装

  榆关岛和其他几座岛屿面积都不算太大, 但岛上草木众多,倭人躲藏起来倒也方便,是个易守难攻的位置。

  按照祝元帅之前的想法, 他是想直接派兵包围这几座岛屿,然后不断收缩包围圈,再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只是这样一来, 恐怕就得牺牲许多士兵的性命了。倭人驻扎在那里已久, 占据了地利的优势, 哪里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可是, 凡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把这些倭人赶回他们的老家,死伤的人只会更多。

  楚辞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觉得, 如果能不耗费那么多的兵力解决问题, 岂不是更好?

  祝威苦笑道:“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这样的位置, 除非我们只包围不进攻, 等到倭人弹尽粮绝了再自投罗网。可是那几座岛上虽然没有粮食, 但鸟兽虫鱼之类的东西却不少。素闻倭人喜生食, 吃这些亦可饱腹,围困这一招恐不太好用。”

  楚辞摇着头:“我们哪能眼睁睁地看着倭人食这些东西呢?只有亲自送上粮食,才能显出我大魏泱泱大国的气度。”

  范举一听, 心道不好,怎的这楚辞竟也染上了迂腐酸儒的脾气, 说出这等助长敌人气焰的话呢?可当他抬眼看见楚辞脸上那带着些许算计的笑容后, 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又被他咽了回去。

  一旁的祝威也察觉他话中之意, 可是对于他具体的想法还是有些捉摸不透,他略显热切地问道:“楚提学有何高见?不妨直言便是,咱们自己人说话,就不要搞那些弯弯绕绕的了。我和老范脑子直,弯子绕得太多了容易打结。”

  楚辞失笑,他在古代打交道多的还是文官,都是爱面子皮薄的,乍一听祝威这样的滚刀肉说话,还有些不太适应呢。

  范举也帮腔:“是啊,楚兄弟,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听听。我还以为文官只会念之乎者也呢,若每个文官都似你这般,我们这帮大老粗也就都服气啦。”

  一顶又一顶的高帽戴得楚辞有些飘飘然,他沉溺了一会儿,然后清醒过来,认真地说:“赵宽被抓一事,估计倭人们应该还不清楚,只要我们让人易容成赵宽的样子,将粮草送给他们,再暗中下药,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将这些倭人擒住。”

  祝威先是一喜,然后就皱眉了:“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有点难办啊,先不说能不能成功下药,单是让人易容成赵宽的样子,就不太可能。那些倭人必然对他很熟悉,一旦露馅的话,反而打草惊蛇,让他们有所防备。”

  “不一定,这些倭人不见得与赵宽十分熟悉。”

  “此话何解呢?”

  “还记得牢里的那几个倭人吗?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传递信息。要是赵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的话,估计早就让人觉察出不妥来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不熟归不熟,见总是见过的吧,不能连长得都不一样啊。”

  楚辞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倒不难。之前审查水匪时,我曾发现有个倭人随身携带着一种用来易容的药粉。因为心里好奇,我便把这个东西要过来了。只要涂抹上这东西,便能易容成赵宽的样子。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和赵宽身形差不多的人,要不然脸一模一样,身形却大相径庭,照样会惹人怀疑。还有,此人必须精通倭语,他与倭人交易的时候,必定是用倭语说话的,到时候张嘴说不出来,就不好了。”

  祝威紧紧皱着眉头,条件这样苛刻,他该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范举刚开始也是愁眉苦脸的,过了一会儿他却笑出了声:“楚兄弟呀楚兄弟,你们文人说话怎么就是这样不坦诚呢?明明你心里都有人选了,偏还要让我们猜来猜去作甚?”

  楚辞但笑不语,祝威却一脸疑惑:“你们说的这到底是什么,我怎么就听不懂呢?”

  范举对上祝威,也学着楚辞笑得一脸神秘:“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祝威:“……??!”

  ……

  “贤侄啊,你这次可坑惨了我,唉!”出海的大船上,孟繁站在甲板上向远处眺望,只见他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嘴巴却在不停地说话。

  一旁黑黄小脸的侍从露出一个违和的笑:“孟叔这是哪里话,我自己不也来了吗?”

  孟大人看着稍稍突然改动的楚辞和整张脸被糊满的自己,忍不住艰难地翻了个白眼。

  但是面上闹归闹,他心里对楚辞的感激却一点儿也不少,要是这事能成,他年底的调动就十拿九稳了。杜提学为人虽然明理,在他手底下干活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有个姓齐的盘踞在上头,总是让人心里不快的。尤其那姓齐的还和巡抚大人沆瀣一气,有事总是他们干,好处却都是那边的。

  这几年,孟繁空有一腔热血,却苦无施展的机会,实在有些苦恼。

  眼看着离海岛越来越近,孟繁又有些胆怯了,他小声问道:“贤侄啊,咱们不会被人发现吧?”

  “应该不会,只要您老人家腿别抖就成。”

  “那赵宽真就什么都没说?”孟繁又问。

  楚辞摇头:“没说,他一口咬定这些粮草不是送给倭人,而是卖给外海邦国的。现在除了私运粮草的罪状外,还没有切实的证据能证明他确实里通外国,只能将他收监,一时还不能对他怎么样。”

  “他家里没有线索吗?”

  “没有,此人行事十分谨慎,他家已经搜遍了,什么证据都没找到。范大人已经命人去拦截他的妻女了,希望能从她们身上找到答案。另外,若是今天的行动能够成功的话,倭人那边应该也会有证据留存下来。”

  孟繁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说来,我与这赵老爷也曾同桌吃过几次饭,当时我还觉得他是难得一见的仁商,却不料他居然是奸细。你说,他为什么要花钱给南闽建这么多码头呀?”

  楚辞想了一会儿,道:“只有码头握在他的手里,他想要运送物资出去,才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发现。官造码头上,每次出货都会有官府的人去盘查是否携带了盐铁茶等违禁之物。他出资建造码头后,当地官府对他只会捧着,他想运送什么东西,官府肯定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唉!”孟繁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船再走五六里,便会到达榆关岛,这里已经是内海与外海的分隔线所在地了。大魏官船送到这里,便打着旗语往回走了。

  而赵宽的几艘船,却一直往前,越过榆关岛也没停下来,而是又往前走了一二里。过了一会儿,船夫调转船头回到了榆关岛,在岛上的海涛附近停了下来。

  楚辞心里暗叹这赵宽果然心思缜密,船会往前开再掉头,必然是因为他的命令。虽然他如今身陷囹圄,但他的船夫却仍然忠诚地执行他的命令,顺便也帮助了船上的水师士兵取信于这些倭人。

  到了之后,船夫自动地回到第二层船舱待着,水师的人则伪装成赵宽信任的手下,搬着装满粮食的麻袋走下船来。待岛上的麻袋堆成了一座小山,原本看起来荒无人烟的海岛上,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影。

  那人对着伪装成赵宽的孟繁叽里呱啦地说着话,楚辞站在一旁只听懂了几句,大意好像是问他,这次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孟繁压低了嗓音,说大魏人管得太严了,他们也是好不容易才出来的。

  那人突然问道:“藤原君,你的声音怎么了?”

  孟繁指了指嗓子,无奈地说:“前几天刮大风,因为担心不能出海,彻夜难眠,染上了风寒,嗓子疼得厉害。”说完,还柔弱地咳嗽了几声。

  楚辞低着头,就着话里拼凑起来的意思,心里闪过了戏精二字,刚刚是谁一脸紧张地问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那倭人听后,大为感动,心中也不再疑惑,事实上,他其实也就听过两三次赵宽说话,以前有一群人专门为他们传递消息,只是上次这些人被抓住了,赵宽才不得不亲自前来。

  “藤原君,进去休息一下吧,那些大魏人刚刚巡逻过一次了,下一次应该在下午。”说话的人一脸得意,他们潜藏在这里数个月的时间,还从未被大魏人发现过,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大魏人的习惯。而且这几座岛在外海,大魏人差不多一个月才会出来巡海一次。